雷诺阅读
扫描关注天津网站建设微信公众账号

扫一扫关注微信

套路都是我学的,但撩你是真心的:「撩文化」究竟如何攻心抢流量?

雷诺网络2018-02-24 09:13:09雷诺干货

文章转载自:全媒派(ID:quanmeipai),站长之家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
在“金句王”日剧《四重奏》中,这句“成年人要靠撩”并非空穴来风。在情感表达看似越来越直接的当下,更多人却爱上了“撩”这种九曲十八弯的表达方式。从社交话题到产品设计,这一个简单的动词,一步一步发展成了内容产品的标配。

本期我们从一字出发,观察“撩”文化到底渗入了哪些社交内容与产品。

不撩人不成活:

“撩”出社交热度

在当下,“撩”已经远比字义更广阔。

字典将其解释为挑弄、引逗,是一个主动性极强的动词。然而在口口相传中,“撩”字如今的含义更偏向“取向狙击”,一切让自己心神荡漾的、满足口味的,不论客观存在的本意如何,都可以被一个“撩”字总结。

在社交传播中被逐步扩大的“撩”,又以其丰富的内涵为一系列话题带来热度。

“撩”出话题

在微博中,“撩”早已成为流量聚合的触发点,也是知名度的原始起点。@吃老虎的兔纸、@十元诗苑、@kakakaoo 等博主都以恋爱事迹出名,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恋爱点滴已经成了这类博主的日常规定动作。生活中撩与被撩,成了围观群众们的话题讨论源。

 @吃老虎的兔纸 分享恋爱事迹,粉丝从 14 万增长到 137 万

知乎上,“撩”的热度体现得更为直接。在话题“撩”下,有 480 个相关问题,包含“怎么撩?”、“撩与被撩的经历”,一切与爱情、甚至心情有关的话题都能被一个“撩”字概括,上万的评论和点赞汇集了话题热度。

“撩”出人设

“撩”不仅是话题的产生点,也成为明星的一种人设。在全媒派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,不论是KOL还是普通人,在如今都逃不过人设的迷局。而树立人设的正确方式,就是避免单一化、扁平化。所以在俗套的“帅”、“美”人设之外,既有外表意指,又带情感投射的“撩”,成了明星们抢占流量的又一选择。以《太子妃升职记》一炮而红的女星张天爱就以“撩人”的“攻气”获得了大批粉丝。

文章关键词